跳到主要內容
台南街頭 模板新意象

街頭文化由次文化的養分孕育而成,形成潮流,一波波隨時代交替流行,塗鴉、滑板繼千禧年的高點後,近幾年再度席捲而來,探究其源,80年代正值戒嚴及解嚴的轉換時期,位處台灣南部的台南,特技越野車、滑板等極限運動高手林立,醞釀著一股新的街頭風潮,1989年出現台灣街頭塗鴉的第一幅畫作,地點在台北民生東路廢棄兵工廠的圍牆,以反戰環保為主題的大型塗鴉,創作者正巧來自台南。

90年代極限運動、嘻哈音樂、街舞、以及塗鴉藝術在台南順勢興起,從小喜歡畫圖、音樂與極限運動的呂學淵正是整個風潮的主要推手, 自發性策劃比賽活動, 1995年開始的「花園盃」齊聚全國滑板好手,將DJ融入街頭活動,迴響深遠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之後成立ARC STUDIO,並專注於多元的塗鴉創作,為古城樣貌注入全新色彩。

從塗鴉自由線條所產生的弧形軌跡,無限制的在地心引力上自由奔馳,一道道弧形演變至今,轉個面貌再現世人,呂學淵(Ryan Lu)與數十年的創作夥伴Agee以工作室之名“ARC”發表一系列作品 - 模板新意象 (Stencil Neo-iconography),以嶄新手法詮釋,畫作為樂觀主意與愛好和平的延伸,循線發現,放眼第五維度,讓人印象深刻。




展覽持續中...

We Are The World  |  2014年公共藝術@台南新光三越小西門
塗鴉藝術聯展 |  7/4-8/31 @ 台南新光三越小西門B1
快閃聯展 |  8/01-8/10 @高雄火腿藝廊
個展  | 8/16-8/31@ 台南么八二藝術空間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們還能做什麼?唱歌跳舞吧!

農村的開發一定需要鋼筋水泥嗎? 道路工程我們不了解 如此道地的農村景色生活型態 也許不用這麼大費周章 善用自然的土地 在上頭開心的生活 相信這是可行的 來吧!守護西港農村同樂會! 歡笑地踏著土地 愉悅富足傳遞擴散 音樂是一帖強心劑 感謝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友情站台 瑪莉咬凱莉 才能有限公司 吳志寧 便 當雜誌 曾文細 蔡佳瑩 戴曉君 達卡鬧 The Combobulatorz 港漧天子門生太平歌

守護西港農村同樂會。大家一起!!!

☻ 時間: 8/26 (六)、 8/27 (日) 10:00-18:00   ☻ 地點:台南西港堀仔頭小森林 ( google map 搜尋:堀『ㄎㄨ』仔頭小森林) 舞台音樂節目 8/26( 六 )  10:30 -11:30 港漧天子門生太平歌 12:30 -13:30 蔡佳瑩 13:30 -14:30 西港大聲講 14:30 -15:30 便當雜誌 15:30 -16:30 才能有限公司 16:30 -17:30 人人有功練 - 阿雞 17:30 -18:30 阿公四句聯 8/27( 日 )  11:30 -12:30 阿人 12:30 -13:30 曾文細 13:30 -14:30 西港大聲講 14:30 -15:30 戴曉君&Summer 15:30 -16:30 吳志寧 16:30 -17:30 The Cubumbulators 17:30 -18:30 達卡鬧 農地活動 交通資訊 ***非常重要:本活動期望做到垃圾減量的環保目標,因此會場內攤商基本上不提供免洗餐具與塑膠袋 ,主辦單位會準備環保餐具,參加的朋友也鼓勵自備餐具、杯子,如果真的有需要用到免洗餐具與塑膠袋,每次購買攤位將額外加收五元,請大家互相提醒~~~)***

鳳山文史地圖

12.30-31 大家避寒去=> 因為我們深切了解 足跡所踏過的每一個城市 不僅僅是賣東西 而是與各地文化 產生新的撞擊 明鄭以來,鳳山市有三百多年的開發歷史,曾經是清朝鳳山縣縣署所在地,設有城池,為南臺灣古邑之一。鳳山市文風鼎盛,清代「鳳儀書院」內設有童試考棚,一直是南臺灣的文化重鎮,也是緊扼南臺灣陸地的要衝,陸軍官校在本市設校,即考量歷史上的軍事地位。農業時代,境內「曹公圳」渠道密佈,一直是南台灣的重要米糧產區,早期以農立縣,奠定鳳山市富庶繁榮的基礎。鳳山市為高雄縣縣治所地,因而 為 本縣 政治、經濟、工業、商業、金融、文化中心。 一、 曹公廟—澤惠斯民、萬世流芳 臨鳳山市公所的主要道路名為「曹公路」,全長約六百公尺,路名的由來,是為紀念清朝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知縣─曹謹。相傳他利用開鑿水圳的方法引取高屏溪水,讓鳳山縣內農田得以種植作物,後代子孫為感念他對地方百姓的付出,特別立「曹公祠」祭祀,民國八十一年間,民間相傳玉皇大帝降旨將曹公祠升格為曹公廟,信眾遂改奉曹公神像,並正式改稱為「曹公廟」。此外,曹公國小也是因紀念曹謹而命名的。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1.htm 二、 鳳儀書院—有鳳來儀、文風鼎盛 鳳儀書院於民國七十四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位於鳳山市鳳崗里城隍廟邊。鳳儀書院創建於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當時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 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院中總共有房間三十七間。之所以稱為書院,主要是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另一種教育系統,就如同現今的私立學校。 鳳儀書院中有許多相當特別的建築景觀.例如:在書院大門前是一堵照壁,猶如現今的屏風設計。此外,正門兩旁的鼓石及附著其上的兩條龍等,均顯示了鳳儀書院當初建築設計時的考究及用心。目前高雄縣政府已將鳳儀書院列入優先整修古蹟名單,將先解決違建戶佔用的問題,相信 不久的將來。鳳儀書院昔日的風采將再度展現。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2.htm 三、 城隍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鳳山城隍廟位於曹公國小後方,鳳儀書院西側,建於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較舊城興建晚了十二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在縣署遷到新城後,地方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廟,俾與知縣分管陰陽兩界。至咸豐九年,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