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31
大家避寒去=>
因為我們深切了解
足跡所踏過的每一個城市
不僅僅是賣東西
而是與各地文化產生新的撞擊
明鄭以來,鳳山市有三百多年的開發歷史,曾經是清朝鳳山縣縣署所在地,設有城池,為南臺灣古邑之一。鳳山市文風鼎盛,清代「鳳儀書院」內設有童試考棚,一直是南臺灣的文化重鎮,也是緊扼南臺灣陸地的要衝,陸軍官校在本市設校,即考量歷史上的軍事地位。農業時代,境內「曹公圳」渠道密佈,一直是南台灣的重要米糧產區,早期以農立縣,奠定鳳山市富庶繁榮的基礎。鳳山市為高雄縣縣治所地,因而為本縣政治、經濟、工業、商業、金融、文化中心。
一、 曹公廟—澤惠斯民、萬世流芳
臨鳳山市公所的主要道路名為「曹公路」,全長約六百公尺,路名的由來,是為紀念清朝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知縣─曹謹。相傳他利用開鑿水圳的方法引取高屏溪水,讓鳳山縣內農田得以種植作物,後代子孫為感念他對地方百姓的付出,特別立「曹公祠」祭祀,民國八十一年間,民間相傳玉皇大帝降旨將曹公祠升格為曹公廟,信眾遂改奉曹公神像,並正式改稱為「曹公廟」。此外,曹公國小也是因紀念曹謹而命名的。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1.htm
二、 鳳儀書院—有鳳來儀、文風鼎盛
鳳儀書院於民國七十四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位於鳳山市鳳崗里城隍廟邊。鳳儀書院創建於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當時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 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院中總共有房間三十七間。之所以稱為書院,主要是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另一種教育系統,就如同現今的私立學校。
鳳儀書院中有許多相當特別的建築景觀.例如:在書院大門前是一堵照壁,猶如現今的屏風設計。此外,正門兩旁的鼓石及附著其上的兩條龍等,均顯示了鳳儀書院當初建築設計時的考究及用心。目前高雄縣政府已將鳳儀書院列入優先整修古蹟名單,將先解決違建戶佔用的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鳳儀書院昔日的風采將再度展現。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2.htm
三、 城隍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鳳山城隍廟位於曹公國小後方,鳳儀書院西側,建於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較舊城興建晚了十二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在縣署遷到新城後,地方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廟,俾與知縣分管陰陽兩界。至咸豐九年,歲貢生吳春華又重修了一次。
在中國宗教信仰中,民間深信現世的善惡和吉凶福禍,都由城隍爺來處理。因此,城隍廟內有兩種專屬文物,一是「你來了」木匾、二是「大算盤」。「你來了」示意人生遲早要向城隍爺報到;「大算盤」即是精細算出一生功過與善惡的表徵,見到這兩樣文物,自然有所警悟。
此外,廟內另有「城隍爺簡介」、「城隍廟創建沿革」,刻於木板上,小巧精緻,與一般刻於石碑風格迥異,相當特殊。民國五十六年,地方在紳鑑於本廟年久失修,傾圯堪慮,乃著手重修。昔日之頹垣斷瓦,今已成畫棟雕樑,內外金碧輝煌,煥然一新,香火日盛。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3.htm
四、 雙慈亭—慈航普渡、海不揚波
雙慈亭佔於鳳山市三民路與雙慈街口,原名「天后宮」,本地人俗稱「媽祖廟」或「大廟」,最早奉祀觀音佛祖為主神。因此乾隆十八年(西元一七五三年)增建前殿,並祀天上聖母,觀音佛祖因而退居後殿。由於二尊主神皆為女性,信徒感念二聖慈悲為旨,而改稱天后宮為雙慈亭。
以興建年代而論,雙慈亭應比龍山寺還早。增建前殿之後,歷經嘉慶二十三年、道光八年、光緒十三年及民國六十一年先後四度重修,因此原貌盡失,在古蹟的價值上,龍山寺列為二級古蹟,雙慈亭則列為現代建築物。不過在前殿仍懸掛二幅木刻的嘉慶年間對聯,可為雙慈亭的沿革做見證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4.htm
五、 龍山寺—東門保泰、靈通鳳彈
興建於乾隆三十年,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是屬於書院類別古蹟。相傳當時由一福建人來台,隨身攜帶觀音菩薩香火,在位於該寺址的古井汲水止渴時,將香火掛於井旁的石榴樹上,忘了帶走,之後香火竟每夜發光,時人認為菩薩顯靈,乃將石榴樹雕成觀音佛像,建寺供奉。寺內有三川壽面木雕窗,以蝙蝠和團鶴為題材及兩旁暗藏一付對聯「東門保泰,靈通鳳彈」、「南海流方,德普海疆」等為龍山寺特色。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5.htm
龍山寺的開基媽
龍山寺位於鳳山溪畔,在未立廟以前,附近是一大片菜園,很多在地人在此種菜維生。菜園中間,開鑿了一口古井,以便用長竹竿掛水桶提水澆菜。有一天,一位「唐山人」(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的移民),正好內急,匆匆忙忙到菜園中拉屎,身上掛著香火包,先取下,掛在古井邊的一棵番石榴樹幹上,事後忘記帶走。
過了幾天,附近住家的民眾感到好奇,每逢下雨的夜晚,古井邊就會有一盞燈出現,而白天並未見當地有燈。地方父老議論紛紛,最後召集了一批人,在白天展開地毯式的搜索。最後,來到古井邊的番石榴樹旁,赫然發現一包「觀世音菩薩」的香火包,才明白這是觀世音菩薩在此顯靈。眾人決議將番石榴樹鋸斷,取其主幹分雙叉的木頭部分,掛上香火包,加以奉祀,並在古井旁蓋了一間茅草小廟,接受各方信眾膜拜。由於信眾所求相當靈驗,這間小廟的名氣愈來愈大,傳遍鳳山縣城。
「開基媽」觀音菩薩最先由信徒截取番石榴樹幹作為金身,上身分叉處戴上后冠,再加披佛飾衣物,即成供人膜拜的佛像。討海人對龍山寺觀音菩薩的靈驗,有特別感受。每逢冬季烏魚汛期,漁民爭相迎奉佛像出海祈求滿載而歸,保証金多則五百銀元,少則二百銀元。烏魚汛期結束,回港後,除送回佛像外,也對觀音菩薩酬謝有加。東門一帶,因觀音菩薩庇佑,在乾隆三十年首次擴建時,其山川殿正門鏤空木窗,特別刻上「東門保泰,南海流芳;靈通鳳彈,德普海疆」詩句。
http://192.192.58.194:8080/readtw/town_html/1001201/1001201.htm/12-1.htm
六、 東便門與東福橋—鑑古知今、繼往開來
嘉慶九年,知縣吳兆麟在鳳山縣城建了六座城門,小東門(東便門)就是其中一座。但在歷經歲月的摧殘後,東便門成為鳳山城碩果僅存的古城門,因此格外具有時空的代表意義。東福橋跨越東門溪,即今日的鳳山溪,船形橋墩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這種六角形平面設計的橋墩,兩端都呈船首狀,是清代所建的中國式橋墩,目前更是台灣僅有,彌足珍貴。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6.htm
七、 平成砲台—烽煙已遠、平成依舊
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正後方。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知縣曹謹為加強新城軍事防禦能力,在鳳山新城的四隅建築砲台六座,平城砲台位處西北隅。平成砲台高約五公尺,砲台呈四方形,內側有階梯直上,台面現鋪上尺磚,正面嵌有花崗石所刻之橫額,曰「平成」,構造相當堅固。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7.htm
八、 澄瀾砲台—海澄瀾靜、民安心定
澄瀾砲台是清朝道光十八年間,鳳山縣知縣曹謹為了加強軍事防禦功能而興建,澄瀾砲台已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位於古鳳山縣城西南隅處也就是現今的立志街和復興街口,澄瀾砲台台座呈現不規則的八角形,牆面仍可看出刻有「澄瀾」兩字的花崗石橫額,但為前方的福德祠所遮掩,不易辨認。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8.htm
九、 訓風砲台—過眼千帆、歲月了然
訓風砲台位於中山路龍山寺右側巷內,在東門(朝陽門)城牆東南角轉角處,牆身呈現弧形狀。訓風砲台當初建築位置是前臨鳳山溪與城濠合流處,緊抱鳳山溪往前鎮河出海口的要衝,為早期從大陸移墾的漢人及貿易船隻上岸的要塞,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訓風砲台主要構造為卵石,橫額則是嵌於城牆內,額石左右有泥塑之書卷裝飾,作工嚴謹且具藝術價值,惟昔日綿長的砲台城牆,今日僅剩十餘公尺。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9.htm
地方特產
百年赤山粿:鳳山市赤山舊部落,日據時代迄今,素有「粿莊」之美譽,在南台灣的傳統米食市場中,赤山舊部落享有「粿的故鄉」雅稱。
地方耆老指出,早在一百年前,赤山人做粿就很出名。每三戶中,就有一戶人家以做粿為副業,貼補家用,勤儉的婦女,從採購原料、磨米、定型、蒸熟、包裝、挑到廟口或市場兜售,全部一手包辦,兒女及左鄰右舍則會幫忙 打雜。因此,赤山人維繫著傳統米食點心的技藝,也分擔家中生計開支,對早期農家經濟,不無小補。赤山人做粿,得自祖傳,三代同堂一起做粿、賣粿的家族,做粿需要很多人力,因而凝聚了大家庭的共識。赤山粿的有名,據說得自村落內有二口古井「龍目井」,水質甘甜,做出來的粿,香又Q。因此,做粿家族仍水管及馬達抽取井水到家中使用,以維持赤山粿的口碑。
赤山粿的口味繁多,夏天、冬天的成品也略有不同,像米苔目、涼粿、粉條、粉圓、涼圓等屬於夏天消暑米食,冬天就很少做。而只要叫得出名字的米食點心,每一家做粿師傅都能應顧客指定製作,較常見的包括:紅龜粿、發粿、雙層粿、黑糖粿、芋粿、菜頭粿、甜粿、甜芋粿、米糕、九層粿、芋腰粿、鼠麴粿......等,多達二十多種。甚至粽子、油飯、碗粿也很受歡迎。
超有古意老照片http://192.192.58.194:8080/readtw/town_html/1001201/1001201.htm/10-1.HTM
大家避寒去=>
因為我們深切了解
足跡所踏過的每一個城市
不僅僅是賣東西
而是與各地文化產生新的撞擊
明鄭以來,鳳山市有三百多年的開發歷史,曾經是清朝鳳山縣縣署所在地,設有城池,為南臺灣古邑之一。鳳山市文風鼎盛,清代「鳳儀書院」內設有童試考棚,一直是南臺灣的文化重鎮,也是緊扼南臺灣陸地的要衝,陸軍官校在本市設校,即考量歷史上的軍事地位。農業時代,境內「曹公圳」渠道密佈,一直是南台灣的重要米糧產區,早期以農立縣,奠定鳳山市富庶繁榮的基礎。鳳山市為高雄縣縣治所地,因而為本縣政治、經濟、工業、商業、金融、文化中心。
一、 曹公廟—澤惠斯民、萬世流芳
臨鳳山市公所的主要道路名為「曹公路」,全長約六百公尺,路名的由來,是為紀念清朝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知縣─曹謹。相傳他利用開鑿水圳的方法引取高屏溪水,讓鳳山縣內農田得以種植作物,後代子孫為感念他對地方百姓的付出,特別立「曹公祠」祭祀,民國八十一年間,民間相傳玉皇大帝降旨將曹公祠升格為曹公廟,信眾遂改奉曹公神像,並正式改稱為「曹公廟」。此外,曹公國小也是因紀念曹謹而命名的。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1.htm
二、 鳳儀書院—有鳳來儀、文風鼎盛
鳳儀書院於民國七十四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位於鳳山市鳳崗里城隍廟邊。鳳儀書院創建於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當時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 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院中總共有房間三十七間。之所以稱為書院,主要是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另一種教育系統,就如同現今的私立學校。
鳳儀書院中有許多相當特別的建築景觀.例如:在書院大門前是一堵照壁,猶如現今的屏風設計。此外,正門兩旁的鼓石及附著其上的兩條龍等,均顯示了鳳儀書院當初建築設計時的考究及用心。目前高雄縣政府已將鳳儀書院列入優先整修古蹟名單,將先解決違建戶佔用的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鳳儀書院昔日的風采將再度展現。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2.htm
三、 城隍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鳳山城隍廟位於曹公國小後方,鳳儀書院西側,建於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較舊城興建晚了十二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在縣署遷到新城後,地方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廟,俾與知縣分管陰陽兩界。至咸豐九年,歲貢生吳春華又重修了一次。
在中國宗教信仰中,民間深信現世的善惡和吉凶福禍,都由城隍爺來處理。因此,城隍廟內有兩種專屬文物,一是「你來了」木匾、二是「大算盤」。「你來了」示意人生遲早要向城隍爺報到;「大算盤」即是精細算出一生功過與善惡的表徵,見到這兩樣文物,自然有所警悟。
此外,廟內另有「城隍爺簡介」、「城隍廟創建沿革」,刻於木板上,小巧精緻,與一般刻於石碑風格迥異,相當特殊。民國五十六年,地方在紳鑑於本廟年久失修,傾圯堪慮,乃著手重修。昔日之頹垣斷瓦,今已成畫棟雕樑,內外金碧輝煌,煥然一新,香火日盛。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3.htm
四、 雙慈亭—慈航普渡、海不揚波
雙慈亭佔於鳳山市三民路與雙慈街口,原名「天后宮」,本地人俗稱「媽祖廟」或「大廟」,最早奉祀觀音佛祖為主神。因此乾隆十八年(西元一七五三年)增建前殿,並祀天上聖母,觀音佛祖因而退居後殿。由於二尊主神皆為女性,信徒感念二聖慈悲為旨,而改稱天后宮為雙慈亭。
以興建年代而論,雙慈亭應比龍山寺還早。增建前殿之後,歷經嘉慶二十三年、道光八年、光緒十三年及民國六十一年先後四度重修,因此原貌盡失,在古蹟的價值上,龍山寺列為二級古蹟,雙慈亭則列為現代建築物。不過在前殿仍懸掛二幅木刻的嘉慶年間對聯,可為雙慈亭的沿革做見證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4.htm
五、 龍山寺—東門保泰、靈通鳳彈
興建於乾隆三十年,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是屬於書院類別古蹟。相傳當時由一福建人來台,隨身攜帶觀音菩薩香火,在位於該寺址的古井汲水止渴時,將香火掛於井旁的石榴樹上,忘了帶走,之後香火竟每夜發光,時人認為菩薩顯靈,乃將石榴樹雕成觀音佛像,建寺供奉。寺內有三川壽面木雕窗,以蝙蝠和團鶴為題材及兩旁暗藏一付對聯「東門保泰,靈通鳳彈」、「南海流方,德普海疆」等為龍山寺特色。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5.htm
龍山寺的開基媽
龍山寺位於鳳山溪畔,在未立廟以前,附近是一大片菜園,很多在地人在此種菜維生。菜園中間,開鑿了一口古井,以便用長竹竿掛水桶提水澆菜。有一天,一位「唐山人」(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的移民),正好內急,匆匆忙忙到菜園中拉屎,身上掛著香火包,先取下,掛在古井邊的一棵番石榴樹幹上,事後忘記帶走。
過了幾天,附近住家的民眾感到好奇,每逢下雨的夜晚,古井邊就會有一盞燈出現,而白天並未見當地有燈。地方父老議論紛紛,最後召集了一批人,在白天展開地毯式的搜索。最後,來到古井邊的番石榴樹旁,赫然發現一包「觀世音菩薩」的香火包,才明白這是觀世音菩薩在此顯靈。眾人決議將番石榴樹鋸斷,取其主幹分雙叉的木頭部分,掛上香火包,加以奉祀,並在古井旁蓋了一間茅草小廟,接受各方信眾膜拜。由於信眾所求相當靈驗,這間小廟的名氣愈來愈大,傳遍鳳山縣城。
「開基媽」觀音菩薩最先由信徒截取番石榴樹幹作為金身,上身分叉處戴上后冠,再加披佛飾衣物,即成供人膜拜的佛像。討海人對龍山寺觀音菩薩的靈驗,有特別感受。每逢冬季烏魚汛期,漁民爭相迎奉佛像出海祈求滿載而歸,保証金多則五百銀元,少則二百銀元。烏魚汛期結束,回港後,除送回佛像外,也對觀音菩薩酬謝有加。東門一帶,因觀音菩薩庇佑,在乾隆三十年首次擴建時,其山川殿正門鏤空木窗,特別刻上「東門保泰,南海流芳;靈通鳳彈,德普海疆」詩句。
http://192.192.58.194:8080/readtw/town_html/1001201/1001201.htm/12-1.htm
六、 東便門與東福橋—鑑古知今、繼往開來
嘉慶九年,知縣吳兆麟在鳳山縣城建了六座城門,小東門(東便門)就是其中一座。但在歷經歲月的摧殘後,東便門成為鳳山城碩果僅存的古城門,因此格外具有時空的代表意義。東福橋跨越東門溪,即今日的鳳山溪,船形橋墩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這種六角形平面設計的橋墩,兩端都呈船首狀,是清代所建的中國式橋墩,目前更是台灣僅有,彌足珍貴。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6.htm
七、 平成砲台—烽煙已遠、平成依舊
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正後方。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知縣曹謹為加強新城軍事防禦能力,在鳳山新城的四隅建築砲台六座,平城砲台位處西北隅。平成砲台高約五公尺,砲台呈四方形,內側有階梯直上,台面現鋪上尺磚,正面嵌有花崗石所刻之橫額,曰「平成」,構造相當堅固。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7.htm
八、 澄瀾砲台—海澄瀾靜、民安心定
澄瀾砲台是清朝道光十八年間,鳳山縣知縣曹謹為了加強軍事防禦功能而興建,澄瀾砲台已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位於古鳳山縣城西南隅處也就是現今的立志街和復興街口,澄瀾砲台台座呈現不規則的八角形,牆面仍可看出刻有「澄瀾」兩字的花崗石橫額,但為前方的福德祠所遮掩,不易辨認。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8.htm
九、 訓風砲台—過眼千帆、歲月了然
訓風砲台位於中山路龍山寺右側巷內,在東門(朝陽門)城牆東南角轉角處,牆身呈現弧形狀。訓風砲台當初建築位置是前臨鳳山溪與城濠合流處,緊抱鳳山溪往前鎮河出海口的要衝,為早期從大陸移墾的漢人及貿易船隻上岸的要塞,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訓風砲台主要構造為卵石,橫額則是嵌於城牆內,額石左右有泥塑之書卷裝飾,作工嚴謹且具藝術價值,惟昔日綿長的砲台城牆,今日僅剩十餘公尺。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9.htm
地方特產
百年赤山粿:鳳山市赤山舊部落,日據時代迄今,素有「粿莊」之美譽,在南台灣的傳統米食市場中,赤山舊部落享有「粿的故鄉」雅稱。
地方耆老指出,早在一百年前,赤山人做粿就很出名。每三戶中,就有一戶人家以做粿為副業,貼補家用,勤儉的婦女,從採購原料、磨米、定型、蒸熟、包裝、挑到廟口或市場兜售,全部一手包辦,兒女及左鄰右舍則會幫忙 打雜。因此,赤山人維繫著傳統米食點心的技藝,也分擔家中生計開支,對早期農家經濟,不無小補。赤山人做粿,得自祖傳,三代同堂一起做粿、賣粿的家族,做粿需要很多人力,因而凝聚了大家庭的共識。赤山粿的有名,據說得自村落內有二口古井「龍目井」,水質甘甜,做出來的粿,香又Q。因此,做粿家族仍水管及馬達抽取井水到家中使用,以維持赤山粿的口碑。
赤山粿的口味繁多,夏天、冬天的成品也略有不同,像米苔目、涼粿、粉條、粉圓、涼圓等屬於夏天消暑米食,冬天就很少做。而只要叫得出名字的米食點心,每一家做粿師傅都能應顧客指定製作,較常見的包括:紅龜粿、發粿、雙層粿、黑糖粿、芋粿、菜頭粿、甜粿、甜芋粿、米糕、九層粿、芋腰粿、鼠麴粿......等,多達二十多種。甚至粽子、油飯、碗粿也很受歡迎。
超有古意老照片http://192.192.58.194:8080/readtw/town_html/1001201/1001201.htm/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