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棠」颱風而誤一星期的『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7月24日順利於DJ KOOK(好吃音樂社 oishi) 將唱針放在唱片的那一剎那展開序幕,夢想開始起飛,週日午後,享受陽光,沉醉音樂,身體微微擺動,一 杯清涼Gin Tonic,完全忘記那繁忙及所謂”現代”的”台北生活”,幸福快樂原來這麼容易取得.
傍晚微風輕拂, DJ台上昰來自高雄201唱片Tony正放著他鍾愛的音樂—FUNK(放克),聽著彈力十足的鼓點, 感受Tony身體律動,我們體會到—“what’s FUNK?”人氣慢慢聚集,大家或坐或站,聽音樂,聊天,喝酒, 認識新同好,擺動,填飽肚子….等,一切的一切就這麼自然融合在一起,這樣才昰”生活”吧!!
入口處旁展示著五位影像創作著的音樂影像拼貼作品,創作著正對著鏡頭解釋說明作品意念,Ting及作品「治癒」 中女主角現身 , 阿髒”內斂”解釋著---藍色,憂鬱,世界,progressive之間的關係,「chase the light」作者 「力」害羞介紹多變光線及感受.一時覺得自己好像來到「柏林影展」,Ting、阿髒、力,用平面影像講一個故事, 形容一種感受,描述一種狀態,個個都極具導演架勢.太陽下山,天色漸暗,VJ「大樓」影像為活動增添了最美麗
的色彩,Maya的迷幻搖滾將『狂歡節』慢慢帶入夜晚,PINK FLOYD 音樂圍繞…….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hey, teacher!! Leave the kids alone………another block in the wall………………………………….
DJ Noodle aka麵麵上場,喚醒迷幻意境,彷彿高聲呼喊著『跳舞吧!!!同胞們!!!』,DJ Benny多變曲風,放完Dave Clarke 「Red 2」不久後 ,警察一度來按鈴,知悉活動內容後,建議我們「改變音場方向,不用將聲音轉小」?.這時, 『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第一句經典名言出自我們最偉大的人民保母-------『轉小聲,還幹麼要辦!!!』.DJ 小屁強大Fans團 助陣,從down tempo到house,都昰電子音樂,誰說電子音樂只有….蹦 嗤! .蹦 嗤!7月25日『CAMPO』就在五佰的「 厲害 ADAM FREELAND remix」中,漸漸進入尾聲,DJ Sandoz (小春)將最後一首歌安排給台灣啤酒代言人,為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音樂暫時在這裡停止了,一切又恢復平靜,今天所有一切將成為你我記憶的一部分……..
下個月,我們又會一起擦出什麼火花呢?
Can You imagine it?
12.30-31 大家避寒去=> 因為我們深切了解 足跡所踏過的每一個城市 不僅僅是賣東西 而是與各地文化 產生新的撞擊 明鄭以來,鳳山市有三百多年的開發歷史,曾經是清朝鳳山縣縣署所在地,設有城池,為南臺灣古邑之一。鳳山市文風鼎盛,清代「鳳儀書院」內設有童試考棚,一直是南臺灣的文化重鎮,也是緊扼南臺灣陸地的要衝,陸軍官校在本市設校,即考量歷史上的軍事地位。農業時代,境內「曹公圳」渠道密佈,一直是南台灣的重要米糧產區,早期以農立縣,奠定鳳山市富庶繁榮的基礎。鳳山市為高雄縣縣治所地,因而 為 本縣 政治、經濟、工業、商業、金融、文化中心。 一、 曹公廟—澤惠斯民、萬世流芳 臨鳳山市公所的主要道路名為「曹公路」,全長約六百公尺,路名的由來,是為紀念清朝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知縣─曹謹。相傳他利用開鑿水圳的方法引取高屏溪水,讓鳳山縣內農田得以種植作物,後代子孫為感念他對地方百姓的付出,特別立「曹公祠」祭祀,民國八十一年間,民間相傳玉皇大帝降旨將曹公祠升格為曹公廟,信眾遂改奉曹公神像,並正式改稱為「曹公廟」。此外,曹公國小也是因紀念曹謹而命名的。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1.htm 二、 鳳儀書院—有鳳來儀、文風鼎盛 鳳儀書院於民國七十四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位於鳳山市鳳崗里城隍廟邊。鳳儀書院創建於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當時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 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院中總共有房間三十七間。之所以稱為書院,主要是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另一種教育系統,就如同現今的私立學校。 鳳儀書院中有許多相當特別的建築景觀.例如:在書院大門前是一堵照壁,猶如現今的屏風設計。此外,正門兩旁的鼓石及附著其上的兩條龍等,均顯示了鳳儀書院當初建築設計時的考究及用心。目前高雄縣政府已將鳳儀書院列入優先整修古蹟名單,將先解決違建戶佔用的問題,相信 不久的將來。鳳儀書院昔日的風采將再度展現。 http://www.fengshan.gov.tw/about/trace_02.htm 三、 城隍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鳳山城隍廟位於曹公國小後方,鳳儀書院西側,建於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較舊城興建晚了十二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在縣署遷到新城後,地方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廟,俾與知縣分管陰陽兩界。至咸豐九年,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