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irens 燧人氏
一個介紹最新的影像音樂網路平台
本月人物專訪
談了一些CAMPO及最近參與的BACK TO SPIN
重新檢視這幾年所經歷的事情
謝謝DJ Kaoru 百忙之中來到台南專訪
謝謝Tripper團隊的支持
CAMPO在05年夏天開始舉辦時,可能還沒有很多人知道這個活動的存在,但是短短兩年內CAMPO搖身一變,成為了在海峽兩岸火熱的名詞"創意市集"代表,在這段期間當中有許多商界及文化界都有專題探討遍地開花的創意市集現象,到如今街頭時常都可以見到所謂創意市集的存在,這次藉由訪問CAMPO創辦人林欣儀,來告訴我們CAMPO最核心的初衷還有她對三月底即將舉辦的二次BACK TO SPIN的種種看法。
Q: 談談自己最早誕生CAMPO這個活動的想法
以前我從事餐飲業的工作,但自己很喜歡電影和音樂這些聲音和影像相關性的東西,不過由於都沒有相關背景使然,讓自己限制了對於從事這些行業的想法,總害怕踏出那一步,在05年時我突然有種 "如果自己現在不作,將來老了一定會後悔" 這樣的想法,剛好那時候常跑唱片行,也喜歡去舞廳聽音樂,認識了很多DJ及音樂人,想說就搞個不是在舞廳也能夠聽到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所以就從活動這塊領域開始進行。
Q: 所以其實一開始的CAMPO是以音樂為主軸再搭配上一些影像為元素的活動嗎?
那時候我的邏輯是利用身邊現有的資源及需求舉辦一個平常比較少能夠接觸的活動,這對我自己或是周遭的朋友都相對可以累積及成長的,以DJ這個角色而言,表演的經驗一定是需要接觸人群和大量的表演,自己在家放和在外頭放感受一定非常不一樣,那時候我發現到周遭很多DJ朋友囿限於台北的商業場景沒辦法放些非舞場的音樂,比如說Abstract Hiphop或是其他的小眾音樂,再加上我本身可以在活動前置及進行過程中累積拍攝的經驗,所以結合音樂、動態影像或是素人主題攝影展這些元素變成CAMPO一開始的主軸,而在05年7月就開始在建國啤酒廠展開了第一次的CAMPO。
Q: 那市集買賣的元素呢?
其實在建國啤酒廠舉辦CAMPO時,就有想說要找朋友來進行一些二手買賣或是創作交換的動作。那時倒也沒有想到說之後活動的焦點會聚集在這上面,而且當時規模比較小再加上宣傳並沒有到位,所以並不是太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
Q: 市集是怎樣變成活動的另一個主軸
在建國啤酒廠舉辦了兩次CAMPO後,開始想要找尋的新場地,剛好那時西門町的朋友建議在西門町後方有塊場地叫做電影公園不錯可以利用,我聽到「電影公園」這個名字就覺得可以執行,就提了包含市集的企劃案給電影公園的人去參考,那時候舉辦了約大半年後,整個活動的效應才開始發酵。
Q: 後來對於CAMPO造成的一些現象有什麼想法
到舉辦了約一年後,我發現到各個層面的單位注意到CAMPO了,但是焦點都放在創意市集這塊上面,初期我自己是蠻排斥的,因為覺得大部分想合作的對象都只注意到市集這方面而已,不過後來覺得也是個潛移默化的機會,比如說一開始參加市集的朋友會覺得DJ音樂太大聲,可是到頭來反而他們都習慣於參加市集時有DJ或樂團表演的存在,這其實也是蠻不錯的機會,讓不一樣的群眾接觸更多元的聲音與面相。
Q: CAMPO是怎麼開始和政府或企業合作的,在合作上有遇到的困難點嗎?
到06年後半時電影公園結束後,我們CAMPO舉辦了高雄、台南、台中的週年巡迴,開始和政府企業合作,一開始想法很單純,因為活動當中有很多的年輕創意元素存在,理應活動是可以受到政府的支持,但實際接觸時發現可能他們對於這樣年輕人的發聲平台跟我們預期並不相同,例如和一些單位接觸時他們會對DJ播放音樂的概念存疑,對方會覺得說這可以聚集群眾嗎?是不是該找更主流的元素進來吸引人群?但他們可能沒有想到這就是 CAMPO核心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元素,比方企業單位想找我們做活動的形象包裝,但還是希望照他們的方向走,那其實交給公關公司處理就可以了,後來自己也去了台北光點咖啡館工作,單位接觸這些事項就交給當時的夥伴去負責。
Q: 之後CAMPO好像有轉向公司化的經營方式
大約在07年和政府及企業作接觸後,我們就把CAMPO公司化,可是後來發現公司化後和夥伴間的經營理念方向和道德價值觀不同,所以很快的就把公司作了一個結束。
Q: 對於CAMPO被邀請到中國參與北京的迷笛音樂節執行市集的衍申有什麼樣的想法
在華人世界原本沒有這麼多人在建立創意作品發表的實質管道,但因為CAMPO的緣故,讓年輕人有發表的空間,本來平常只能受限於興趣以外的工作,藉由這塊平台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表,而且有機會將興趣轉為自己的主業或是生活力量及獲得肯定,這是非常正面的,但不管台灣或大陸都面臨一個問題,這樣的群聚力量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卻沒有造成整個文創產業的轉變,整個現象停滯了,沒有辦法再像當初剛出現時那樣具有爆發力,概念可以相同,但呈現的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可是幾乎後期所有的活動在形式上都雷同了。
Q: 所以後期你會覺得舉辦CAMPO不管是外界或是自己都忽略了原本的活動概念嗎?
是的!所以在CAMPO舉辦第三年開始我決定自己還是回電影公園舉辦,08年那時在電影公園的想法就是像當初舉行的概念。在活動的過程中完成一段和活動相關的影片並且在活動中播放,以廣場電影院為理想Cinema Live Party為主軸方向,企圖把影像和音樂的概念再更往電影聚焦,但是作了幾個月後,我發現所謂的CAMPO現象應該被停止,因為那時候不管是誰在任何場地舉辦市集,大家都會覺得這就是"CAMPO",所以我覺得還是得暫時停止舉辦戶外活動而轉站室內空間將焦點集中在音樂及影像部份,08年7月趁著CAMPO三週年的活動同時宣佈將不再每月舉辦戶外活動,並做了第一次室內空間的嘗試。
Q: 怎麼會開始想再室內舉辦活動?
08年我看到一個很棒的場地「西門町夜巴黎大舞廳」,就一直想在那辦Party,剛好在CAMPO三週年的時候想來個自我突破,結果就弄了一個12小時Party,從白天戶外電影公園到晚上夜巴黎大舞廳,結合DJ、樂團、電影、VJ還有服裝造型,整個活動的聚焦度就很完整的在影像和音樂上,對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Party嘗試。
Q: 08年後到現在,有想再舉辦CAMPO的念頭嗎?
其實身邊很多朋友或是來玩過的朋友都覺得應該要再舉辦,所以還是有可能會舉行的。
Q: 那說說怎麼會想舉辦BACK TO SPIN這個活動
其實這活動是好幾個朋友一塊兒構思舉辦的,因為在夜巴黎大舞廳作了CAMPO的室內Party獲得很多迴響後,那時候認識的娛樂界及電影界的朋友,他們回味起以前在Spin令人難忘的夜晚,剛好他們也都覺得CAMPO三週年的白天及夜晚的Party還不錯,就找我一起弄BACK TO SPIN這個活動系列。
Q: 妳在這個活動負責的是哪個部分呢?
其實每個朋友擁有的資源都很不一樣,像節目的部分是由一位資深娛樂圈的前輩來負責,由於我本身就是一路作活動至今,所以我就幫忙統籌活動的細項還有藉由CAMPO網路平台來作一個宣傳的管道。
Q: 在BACK TO SPIN第一次舉辦後造成的迴響很大,妳自己覺得是什麼樣的原因
應該是很久都沒有這樣將焦點放在音樂的Party,以搖滾樂為主,從快歌到慢歌什麼歌都有,一聽到熟悉的歌還會全場大合唱,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一切是那麼的真實,我想跟現今的夜店差異很大。在第一次BACK TO SPIN活動裡有70%都是28歲以上以前真的去過Spin的朋友,而且活動當晚舞池的跳動非常震撼,還有很多朋友被管制無法進去,那次是一個讓所有人都難忘的夜晚,本來只是大家好玩弄一場Party,沒想到引起那麼大的迴響,很多人就開始詢問下一次BACK TO SPIN是何時?說到頭來我們辦這樣的Party自己也覺得很過癮,所以今年三月就先來個BACK TO SPIN 2009 Spring Party。
Q: 這樣的活動類型會和現在的年輕人有連結性嗎?
我覺得一定會有,剛有提到活動第一次舉辦時70%的朋友都去過Spin,剩下20%到30%可能都沒有去過,但是也因為完全沒經歷過這一段歲月,所以這些年輕朋友都會有很新奇的反應 "哇!原來以前你們是這樣玩的!",而且在目前資訊這樣多元化甚至爆炸性的時候,如果不主動給他們這些訊息,他們可能都不會知道夜生活文化可以具備這麼多面貌。
Q: 三月底將在華山藝文中心舉辦第二次BACK TO SPIN,這個活動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嗎?
我很期待這次的活動,很多朋友上次都有一個非常開心的夜晚,而且也有更多沒來過的朋友都聽說過上次的盛況而不願錯過,我們都希望BACK TO SPIN可以成為一個更大型的活動,從開放性的角度做型態上轉變的思考也未嘗不可。
Q: 最後說一下長久以來作活動帶給妳什麼樣的心得
我覺得在活動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去思考作活動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還有該怎麼去得到,所以當中如何去展現並獲得就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或單位所要得到的目的不盡相同,在其中是要有所堅持才能得到自己原本的初衷,因為抱持著既有的概念而實行的成果必定是非常有趣的,就像當初CAMPO到現在BACK TO SPIN的執行一樣。
全文轉貼自Zuirens 燧人氏